[心得] 2019会计师及格心得

楼主: lakres51204 (LPC)   2019-10-21 23:43:55
《背景》
毕业于鸢山大学会计系,选择的补习班是北一,补的是会计师+研究所的套装。第一年通
过国文、成管、审计、中会,之后每年都抱着轻佻的心态在读,导致第四年才过高会、税
法、商法,希望大家以我为借镜,要考就快点全力考过,否则浪费金钱还好,浪费时间才
是大亏。
《成绩单》https://imgur.com/32dxmfJ
《前言》
虽然现在会计师执照满天飞,审计产业又乌烟瘴气,要当合伙人难如登天。不过既然会
计系毕业了,又有准备考研究所,不考会计师执照也有点可惜。所以如果大三大四课比较
少,又想测试自己会计学的怎么样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认真准备,这里分享一下个人的
准备过程。
《中会》(合: 64.8 /申: 29 /测: 35.8)
中会我只上过林正老师的课,老师上课重视基本功,重要的观念会一再重复提醒,有程
度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太慢,不过我个人是觉得这样一次学好到位也挺不错的。
由于大学时代是上张仲岳老师的中会,张老师的学养相信我不必赘述,他的课也是扎实
且强度够高,所以在上林正老师的课时,内心会有种遇到知音的感觉,上课起来的感觉也
很兴奋。
在研究所暑期密集班的时候,因为有听林正老师的叮咛也课后要立即复习,所以日后第
二轮第三轮复习很快就能进入状况,我认为有做到这点可以让老师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林正、林诠老师在中会领域的专业程度实在值得肯定,尤其是在新公
报衔接之际,老师们总是会去找最新最快的释例给同学练习,甚至可能比学校老师还快速
。老师们也会三不五时分享最近去找郑丁旺校长研究会计习题的心得,这点实在值得推荐

在考前冲刺阶段建议把模拟考的考卷都再做过一遍。中会议题多如牛毛,尤其是所得税
、租赁、收入认列等等最抽象、最容易爆炸的章节,务必要整理出自己看得懂的笔记,以
便迅速复习,如此一来应付会计师考试应该是绰绰有余。
《成管》(合: 74 /申: 36 /测: 38)
成管会其实是会计里面最有逻辑的一门科目,可以说是经济学与会计学的交错与具体化
,在公司内部实务的应用也相当重要,所以务必要用心去理解成本归属背后的逻辑,并以
管理者的观点去体会。
林诠老师上课虽然很嘴,不过都是刀子嘴豆腐心,不变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
。研究所的成管考试强度比起会计师高很多,题目也都是以原文为主,所以如果研究所有
好好准备,会计师考试要过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老师教学的速度相对于林正老师可以说快很多,所以可以的话建议可以多听几遍,才不
会在有限的时间下听得很吃力,读的也吃力。一样课后要立即复习,不要因为中会很多就
一直读中会而忽略成管,到时候重头开始读会很痛苦,但内容比起中会的确是少很多。
上课最重要的是去学老师解题的观念,先学会如何审题,过滤出需要的资讯,再去想如
何着手解题,而不是去背计算的步骤,因为计算基本上到最后大家都会,难的是知道该用
哪种方法来算。另外成管也重视细节,常常会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形,建议与同学多多
讨论,教学相长。有时同学错的地方自己可能也会错,只是刚好没有遇到,或者是第一次
会写,第二次写因为一念之差就错掉了,那就是观念有模糊的地方。
《审计》(合: 70.6 /申: 31 /测: 39.6)
审计在学校常常是被大家乱读的一科,不过在会计师事务所却是最重要的工具。如果有
机会去实习的话,在学校学审计起来就会很有回响,读起来就不会太枯燥。
而黄喆文老师会在黑板好好用一套系统整理出审计的观念,方便背诵,对于没有经验的
同学很有帮助,毕竟审计相对来说对于门外汉比较抽象。例如说审计抽样比较难懂,老师
还是有方法去找出最好懂得一套说法来帮大家理解。
老师也不断强调中会要打好地基,有时候不懂会计流程,就很难去逆推该用哪种审计行
动。另外必须推的是老师猜题的准度实在很高,所以不要以为老师猜的题目太新不会考,
真的考出来就真的会搥心肝。
《高会》(合: 72 /申: 34 /测: 38)
林诠老师的图表解题法相信已经是他的招牌,但就是真的有用才会屡试不爽。有看过林
蕙真老师高会课本解题的同学应该知道那是理解不能,毕竟大家不是都这么有经验。但林
诠老师大部分的题目都是把表画出来,一招走遍天下。另外老师对于高会章节的配分也是
很有心得,大家都要听进去,不要冷门章节就随便读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