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大会研所正取心得

楼主: ALJOE30 (aljoe30)   2019-04-11 21:09:53
大家好,我毕业自台大会计系,有幸在今年考上母校的会研所,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
一点备考心得,希望能给有志报考会研所的同学起到微小的帮助。
一、报考成绩
https://imgur.com/b0iMVFG
台大会研(正取)
国文:65
英文:62
中会:48
成管:70
审计:66
口试:92.5
二、个人背景简介与准备过程
(一)个人背景简介
在校成绩:前10%
英文程度:TOEIC 865分
直到大四以前,我在学校念的其实是政治系,期间有修过一些会计系的课(初会、中
会),后来决定于大四的暑假转到会计系,并在两年内修毕会计系的学分得以毕业。我在
大五时寒假时才决定要报考会研所,可以说是相当地晚。我最终选择去补习班备考,这是
再三考量的结果(敝校学生会去补习班毕竟是一件罕事),原因如下:
1.相对于其他会计系学生,我的会计底子并不稳固:
我的中会是在大二时选修的,当时许多新公报尚未适用,且我在学校修的中会课是财金系
开的,课堂数少内容省略很多。
2.长期考试导向的学习方法,导致自己有不求甚解、学完就忘的不良习惯。
基于上述原因,我评估自己可能无法在一年的时间内充分的准备范又深又广的研究所
考试。我最后在其他会计系的朋友推荐下选择了“北一补习班”,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并
未让人后悔。
(二)主科准备过程
考研究所的准备将近一年,漫长且绝不轻松,建议大家可以从大三就稍微规划一下这
一年的读书计画与重要事件的时程,随时掌握进度,完成小目标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小小的
成就感。最后,有志要拼台政的同学还是得精进一下英文,许多会科成绩极为优秀的同学
最后却因为英文而扼腕,况且笔试及口试也不乏以英文出题的情况,还请各位多加留意。
补习班的课程分为暑假以及总复习阶段,我个人是将读书计画与补习班的步调齐一,
以下分别叙述:
1.暑期课程
如果是自认会计底子像我一样不太好的同学,就只能在暑假利用补习班的密集式课程
筑基会计观念。这两个月我的作息大抵是:早上复习昨天课程里复习到的观念、题型,
提纲挈领并整理为笔记,练习选择题巩固观念。下午及晚上专心跟课,确保跟上老师解题
思路,顺手记一下带过的题目;参与课前或课后小考,不会的题目特别注记日后订正。这
段时间由于课排得很满,心态上可以很摆得很明确。
中会:林正老师
暑假上课前我其实已经三年没碰中会,中间又夹了几号新公报的出台,所以就把自己
当作从新开始学会计。林正老师的课程步调稍慢,但在观念以及解题上钜细靡遗。中会的
范围广深似海,我个人认为“融入思考”可以使人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较为轻松,因为会
计是一门实用的学问,各种交易活动在会计上如何处理背后必然蕴藏着逻辑。对此我的策
略是,当老师在每章节讲解该部分的核心观念时务必跟着动脑搞懂“为何如此”以及“如
何处理”(而不是单纯抄写),它与题目时某个特殊的分录与复杂的计算肯定是有联结的,
且解题的要旨往往就在其中,可以特别留意。
成管会:林诠老师
为了迎合管理实务的需求,成管会的特性在于弹性与灵活,学习时必须善加思考以及
活用所学的观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题干叙述中找出一以贯之的解题核心。在教学上,林
诠老师会先将章节观念讲解的清晰透彻,并搭配老师在实务上曾遇过的案例来帮助大家理
解(例如医院的管理);最后佐以分析众多由浅入深的经典原文题型,让大家把观念和题目
印证在一起。老师在蒐集题型这方面可说下了不少苦功,帮助我们迅速阅历众多题型,训
练大家读原文题的能力,并以因应考试题目里可能遇到的任何变化。另外,老师在课堂上
也带大家练习许多附有申论的题目,配上老师在课堂上信手捻来的各项举例,实际考试写
起来虽不到得心应手,但至少让人不再畏惧写论述性的题目。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林诠老
师真的将生命燃烧在教学上,尽心尽力只希望学生们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令人动容。
审计学:黄喆文老师
对于缺乏实务经验的学生而言,研读冗长又艰涩的审计公报无疑是痛苦的。黄老师的
板书以及讲义都能够有系统的帮助同学掌握整个章节的架构。暑假阶段,我主要将精力放
在写讲义后附的原文选择题,确保自己真的把基础观念弄懂了。再来是做笔记,审计笔记
不要做得太细太繁杂,主要是帮助自己记忆大观念还有重要的细节即可,我个人推荐以下
的作法:
(1)以心智图(思维导图)整理重点公报架构
(2)以流程图、时间轴(配合5W1H)等整理查核工作步骤;以表格整理比较性项目
(3)将重点观念建立交互参照的注脚(像Wikipedia那样),因为审计有许多观念在前后章节
的互相连结且前后互应的,把关键字连结成观念群集,对申论题的写作很有帮助。
2.暑假切课后与考前总复习期间
这段时间主要用以熟练与记忆暑假时所学到的各科观念。基本上,我会尽量参加补习
班举办的模考以及总复习课程,抓住不熟以及错误的题目与观念多加补强。
以中会而言,可以开始把课本内的大习题拿出来做一遍。去年我在准备中会时犯了一
项大忌:“只重视大题目,忽略计算速度与熟练度。”今年刚好遇到台大考了40题计算题
,在过去没有练习写题速度之下,越写越急,急而出错;在慌乱的情况下只完成了约30题
,分数相当惨澹。其实这次的题目整体而言不算难,版上不乏强者考80分以上的。我因为
有点偷懒,想着观念已经通了就没有勤著做题。基于前述经验,我认为中会学习还是要回
到“不间断的复习以维持写题的手感”。例如:为了准备会计师考试,我目前将二十一个
大章节分为三天打散(重点章节分配到不同天),让自己至少每三天就会碰到某一章节的观
念,增加长期触及的频率以培养熟练度。
成管会因为重观念,以熟练基本观念佐以老师以前所带的重要例题为主,尤其是必须
统整、活用多个观念的精选题。
审计在这段期间则以完成笔记为目标,并开始背黄老师编写的审计精选问答题。我自
己是先把精选问答的内容先扫过一遍,抓出各章节的考点后,辅以自己的笔记再来背诵比
较容易。
考前几周开始写各校历届试题,并把之前模考常错的观念再抓出来复习一遍。
(三)其他科目之准备
英文:张文忠老师
研究所英文考试卷的特色就是进阶(冷僻)单字、词组多,张文忠老师编著了横跨单字
、文法及阅测的丰富教材。基本上就是会计写累了就看几篇阅测放松一下顺便维持阅读英
文的习惯。
国文:詹明伦老师
作文是我长年以来的“苦手”(当年指考非选拿了不到20分)。詹老师利用一堂课时间
提点大家作文的大架构、扩写、语句修饰的技巧,让国文这科目在考试中不至于成为累赘。
(四)口试心得
和往年雷同,台大口试分为四关由四位老师单独面试,每关五分钟。口试分数基本上
很主观;内容上举凡英文口说、专业问题(尤其新公报)、自我介绍、报考动机、在校成绩
、修课、社团、实习经验、职涯规划甚至是小时候的梦想都有可能被问到,只能事先尽量
准备的充分一点。
三、结语
回首考研的这段时间,衷心感谢北一三位老师的辛苦且用心教导;家人、朋友和系队
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最后也谢谢拨冗看完此文的各位,天助自助者,与大家共勉之。
作者: asheng (Asheng)   2019-04-22 22:11:00
强者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