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读税务法规的感想

楼主: jayfei2000 (Michk99)   2017-09-01 01:41:02
因为考试的需要,
还有学习的需要,
我去年开始去某补习班学税务法规。
这位老师上课讲解以版书作基础,
我整堂课的时间大概有三分之二在抄版书,
也许我写字比较慢吧!
来不及写,
所以我到中间的上课期间以后,
来不及抄的时候,
要用手机去拍照。
张老师上课一定用版书,
她讲的话,
我常来不及听,
时间都用在抄版书上居多。
基本上她的教材跟她的说明是不错的。
不过如果学习问题是出在整体架构之类,
这种的问题的话,
原因大概是对税法这种行政法规很陌生,
所以有一个名词不是叫
“认知”吗?
认识跟知道的能力比较弱一点,
这种性质的问题反而比较不好解决,
通常都出在一个人对这方面的背景知识了解的比较少,
解决方法之一是要去了解一下行政法学,
此外我发现很多人都有下面这个现象,
这是包括我在内也有的,
因为有一阵子,
我发现我看书看得好像有点不太懂,
然后讲不出来哪里不太懂,
文字和语句的吸收能力太弱,
以上是学生的问题。
不过商学类科的老师语文跟写作表达能力基本上都不太好,
商业类科的东西其实是属于应用类科的东西,
如果要很认真的去读它的时候,
这个人的基础学科能力必须要不错才可以,
基础学科能力不错的人,
认知能力会比较强,
表达能力也会比较好,
台湾这种后进国家培养出来的人基础能力都不好,
因为我们台湾什么都缺乏,
加上又赶不上先进工业国家的发展,
所以在教材方面有考虑到这些现象,
因此我们的教材跟课程设计的时候,
常常是采压缩式的,
先进国家愿意给比较长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和发展,
我们台湾早期的课程设计不太鼓励这样,
台湾早期是很实用取向的,
我们不会给学生太多时间去钻研或者认真思考一件事,
马上就要学,
学了,
马上就要做事,
马上做事就是赚钱的意思,
能够把美金外汇赚进资源缺乏的台湾,
再用美金外汇买石油或其他原料,
维系台湾的生存,
这个对台湾来讲是很重要的事情,
也是最好的事;
当年的加工出口区或者后来的 OEM/ODM 行业在台湾很流行,
就是这原因。
长期有计画的研究,
发明,
思考艰难的问题,
思考基础性质的问题,
对台湾来讲不实际,
投资多,
报酬不一定看得到,
这种事情不适合台湾作,
比较适合有钱的欧美国家作,
连日本这样的国家有的时候也不太敢作,
日本的应用研究很强,
可是基础研究就还好,
因为基础研究很花钱,
也花时间,
研究成果哪一天会出现,
会有用途,
说不出来。
台湾一直不太鼓励发展作深刻思考的人,
尤其是早期对文化创意或者是音乐,舞蹈,艺术这种人,
台湾不喜欢培养的,
所以上面这种教材,
在我们的小学跟中学课本里面不常看到,
外国人其实在语文教学很强调戏剧,
(私底下透露一件事,
外国人的写作教学课程安排也比我们台湾好,
至少我知道的美国学校,
他们这方面是有强调的,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专的会考要考哲学,
这些都表示他们有考虑到学生长远的培养,
当然这些国家比较富裕,
有本钱去培养也是原因之一。)
戏剧内容很多都是说话,
也就是沟通,
背后更进一步的就是这个人的思考能力,
台湾不喜欢推广这个东西,
现在都还看的到这个影子,
因为这种东西不好赚钱,
开工厂制造产品来销售这个方式,
对于台湾的人是认为比较实在的生存方式。
其实美国这种人也一堆,
全世界都是这样,
川普当选总统也跟这样的人在美国很多是有关系的。
话说回来,
有的时候这种“实用”的事情做太多,
就会变成一种麻烦。
对于“人オ”,
如果不是很要求,
就是说大学读毕业,
然后就做事,
也不要求做得多好多好,
就做得可以混口饭吃,
那这个是可以的,
也就是所谓的差不多先生,
台湾早期是不鼓励作精密产品的 ,
就算精密产品做得出来,
也没人买,
我的一位退休的老板跟我很强调这件事情,
虽然工厂制造的产品是很精致的,
都是帮欧洲有名的品牌做一流的代工产品,
代工可以,
可是自己做出来卖,
不可以。
老板心里面的话,
真的是这样。
回到竞争剧烈的今天来说,
基础学科的养成,
譬如说国英数理化,
都不能太弱。
光是国语文一科,
就要看一下文法跟修辞学,
实用一点的取向的时候,
课文都还要唸一些论说文,
记敍文性质的东西,
文言文教材的问题在这边先放下不谈,
台湾的国语文教材有进步,
但是进步的不是很多,
像我自己就有买国语的文法书跟修辞学书籍来参考,
现在有些老师跟出版社注意到这个问题,
所以这类书籍在市场上容易找,
在博客来上面是很容易找到的,
但是我买的这些书都不是中小学的课本,
这些书都是被当作有兴趣并且要进一步研习的人,
作课外补充读物的。
如果将来作有关法规这一块,
很多时候还是要有一个不错的写作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长期计画性的思考也有机会在这些地方出现,
因为都要跟政府,同业或相关产业 做“交涉”。
短期,中期跟长期的思考跟作业都会互相交叉运用。
有点抱歉,
这些都跟会计学的学习,
好像要直接有关系,
一下是谈不上的,
耽误大家时间,
不好意思。
......
......
补充说明一下。
以下书籍对于科学的东西学习都很有帮助,
不管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只要是科学的东西都可以从下列的书中寻找到学习方法。
写书的这位教授的维基百科解说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5%88%A9%E4%BA%9E%C2%B7%E5%93%B2%E7%88
%BE%E5%90%89?wprov=sfla1
......
......
以下书籍都有中文翻译本在市面上,
不难找到。
《怎样解题》(How to Solve It)
《数学与猜想》(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
《数学发现》(Mathematical discovery)
作者: jordan00497 (pele)   2017-09-01 18:58:00
所以你想去补习班学思考?教你思考应该是大学校园教授的事补习班负责让你短时间通过考试
楼主: jayfei2000 (Michk99)   2017-09-01 21:31:00
其实会教的老师不管在哪种机构都有办法带一些思考的,诠诠讲的某一些话就有理论思考的性质。张季如果问她的话,其实她也知道背后的道理。就算是在大学任教的老师在大学的课堂之中,也不一定讲得出思考的方式以及思考的方向。张文忠这方面也很厉害,基本上大学性质的东西,几乎不管在哪一个科系,都很强调抽象性思考,出题的方式以及解答的内容都要往这个方面做,才是一个有水准的表现,其实会计这几年考试有一些问答题,如果没有做过抽象性思考的话,这个答案会回答的很难看。计算题有一次,诠诠算过一个题目,出题的老师不晓得是不是在学校有看人家 采用某种特殊的计算公式去计算题目,结果把题目的资料做了一些改变,特殊计算公式在那个地方会找不到资料计算。要解决那个问题只有从头把课本看一边,然后配合题目的出题方式 好好的想过,好好的想过这种题目是怎么问法的,才有办法解决。诠诠有特别提出这种现象。其实在别的ptt版上,探讨学习方式及考试方法的讨论群之中,也有人讲到过这件事情,有一个考上研究所的先进吧。他就会在里面讲说补习班化的思考,用多了可能不太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