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哭不出来-“主打刘”发功

楼主: Yelnats28 (live)   2016-05-06 11:01:19
【关键评论网】2016-01-18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70834/
 打造出张惠妹〈哭不出来〉的 “双刘”黄金组合,
 如何成为无数歌手专辑大卖的保证?
(原标题:哭不出来-“主打刘”发功)
 http://musttaiwanorg.blogspot.tw/2016/01/blog-post.html
90年代台湾唱片圈由刘志宏作曲、刘思铭作词的歌曲有“主打刘”的封号,是无数歌手专
辑大卖的品质保证,刘志宏直言以“商品概念”而非艺术品写歌,刘思铭有“两阶段写歌
程式”,从“本心创作 ”出发,确定演唱歌手后启动“市场机能”模式,张惠妹的〈哭
不出来〉就是成功范例之一。
当年白金录音室是台湾唱片界重要的录制工厂与交流联谊厅,正为张惠妹筹备第二张专辑
的制作人马玉芬在此当面向“主打双刘”邀歌,刘志宏说:“歌曲交给制作人时,词曲都
已经完成,由于音域宽广,能够演唱的歌手并不多,没想到张惠妹的诠释造成轰动,宛如
台湾的惠妮休斯顿。”
“这首歌是先有歌词,当时因为喜欢村上春树,决定用独特的‘村上’式语法,写一首向
村上春树致意的歌曲,才出现‘才知道那都是真的,爱是真实存在,晴的天,雨的夜,平
常的语言’句子完全打散、倒装的歌词。”刘思铭回忆。
“由于当年歌坛充满了偶像歌曲,为了考量非实力派唱将的音域,以及在KTV人人都能演
唱,大多数歌曲的音域高低都不会超过10度、11度,但是我想写一首格局大一点的情歌,
有别于一般拘泥于小小悲伤的作品,于是找刘志宏商量,来做一首大器一点的情歌。”刘
思铭仍记得最初的概念。副歌“我想哭但是哭不出来”就是刘思铭回归“市场机能”下的
标题。
“主打双刘”的产量并不多,刘思铭说:“马玉芬向我们邀歌时,我对张惠妹的印象就是
张雨生刚帮她做了张专辑,她是一个会唱歌,而且穿透力明显的女歌手,以我们手边的作
品检视,找出最适合的一首。”
早期刘志宏也写歌词,在熟悉流行音乐市场的运作后,才和刘思铭进入了词曲分工合作的
模式,他认为辅大哲学系毕业的刘思铭,无论文字或市场行销的养分都非常充足,两人从
国中同班同学开始培养的默契,观念十分容易沟通,并且随时观察生活与流行的脉动。
像是为周华健所写的〈其实不想走〉就是看了现场演唱会之后,周华健与歌迷之间不散的
热情所写的作品;陶晶莹的〈姐姐妹妹站起来〉则是确定演唱歌手之后,“在词句语法上
加入特殊的陶式元素。”刘思铭强调。
“创作者必须具备进入角色思考的能力。”刘思铭认为:“你必须有观察力与好奇心,能
够站在好几个角色的不同角度说话,创作的源起是‘本心’,但是投入唱片市场就必须有
声音、语气、群众感受等多种角度的通盘考量,流行音乐是一个世代的价值观。”
刘志宏也觉得:“一首好的流行音乐作品,不只要有好的词曲创作,更需要有好的歌手、
编曲、制作人、发行公司、时代背景以及听众,流行音乐之所以为流行音乐,就是从发想
端到接受端都达到相互高度的共鸣,这首歌在当时能够符合众多条件,真的非常难得。”
对于当今的台湾流行音乐市场,“主打双刘”不约而同认为:“产生很大的断层”,刘思
铭更进一步分析:“唱片公司谋生的方法变成演唱会,单纯的音乐消费族群已经不存在,
再也没有人反复聆听一卷卡带、一张CD,将歌曲与自己的生命记忆融合在一起,流行音乐
变成手机下载等消费尾端,像是食用即弃,CD不再是家里重要的东西,它依然是商品?还
是变成纪念品?”
“主打刘”发功,洞悉世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