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人文化、离散(Diaspora)、每位角色的身分认同,塑造(人的)存在是记忆、身体构造
还是血缘?神话与考古综合的古生物海洋世界大奇观,《攻壳机动队》,
、《1984沙丘魔堡》、《风之谷》等电影参考,这部片可以讨论的方向族繁不及备载。
电影超过三小时,可以理解在计划里是二、三集一起拍摄,但剪辑节奏某些段落过于冗长,
场景切换也常会突然切断观影情绪。
原本阿凡达第一集的配乐(也是铁达尼号的配乐师)于2015年空难过世,无法再次和剧组合
作,似乎也影响了这次的作品呈现。除了Neytiri串连片头与片尾的独唱以外,配乐的记忆
点不像前一集这么有辨视度(也许和多余的剪辑片段有些关系)。
观影后查资料发现导演早就安排好至2028年的电影名称,才让我理解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篇幅
在谈潘朵拉的海洋世界,甚至在第四集的片名中就可理解苏杰克的二儿子最终成为Tulkun R
ider。事实上,每位角色都在这一集中埋藏各种情绪,我相信也都是造成未来走向的剧情伏
笔。
总而言之,《阿凡达:“随诸道”》究竟之后会怎么发展,应该只有导演和剧组自己知道了
。
推荐可到影院观赏导演对于海洋的想像与热爱。
#一些想法笔记(微雷)#
纳美人借由发光林体与过世的祖先或家人见面,和朋友讨论似乎像目前正被讨论的“科技观
落阴”-未来利用VR和AI显现过世的亲人显影,对于使用人的影响,这部份也可见纳美人心
智的强大。
杰克苏利的人类养子“蜘蛛”,在其他人类科技的逼迫下仍顽强的意念抵抗,似乎也是从小
和纳美村民居住和共食有关,潘朵拉的环境和语言也许是造就意念强大的原因之一。
另外让我好奇Tulkun类鲸鱼的生物,唸音类似印尼语的“Dukun(巫医)”,就突鲲本身设定
的高度灵性,其实蛮符合这南岛语辞的唸法。
其中一幕,Kiri在水中与珊瑚林的伊娃连结后晕眩,科学家用科学仪器测量和治疗完全束手
无策,只能用“癫痫”去诊断,反而是水族的祭司用“民俗疗法”才将其唤醒,有种乩身出
神或饮用死藤水后的灵觉状态需有其它力量的引导才能将其唤回的既视感。对应伊娃本身是
拥有自主功能的大型意识载体,其实也像是在讨论现实中的出神、入神,某种方向也只是现
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存在,必须借由古法或仪式但同样也能达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