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07270218.aspx
鹅銮鼻公园考古 清大研究团队挖出约4000年前文资
2022/7/27 15:39(7/27 16:38 更新)
(中央社记者鲁钢骏新竹市27日电)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邱鸿霖今天指出,考古
团队在鹅銮鼻公园有重大发现,不仅出土大量墓葬,场域也是太平洋岛屿最古老、面积最
大的贝器加工场遗址,估距今4000年前。
邱鸿霖告诉中央社记者,垦丁国家公园鹅銮鼻公园因卖店建筑老旧,垦管处于西元2017年
斥资逾亿元改建现代化绿建筑,承包厂商施工时在浅层地底发现贝器工具、人骨及石棺,
垦管处依文资法规定停工,委托清华大学考古团队调查研究。
邱鸿霖表示,他与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李匡悌率考古团队于2019至2021年间在屏东
县“鹅銮鼻第一遗址”进行抢救考古发掘,挖出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的文资宝藏。
依据考古团队的研究报告,此次发掘的定年结果,“鹅銮鼻第一遗址”有密集人群活动时
间落在距今4200至3800年前,墓葬出土51具,其中10具使用石板、珊瑚礁葬具,借此可更
了解史前人类的埋葬形式、文化习俗,对于人体的体质特征也可进一步研究。
清大考古团队从遗址中不仅出土大量墓葬,更发现大量贝器及贝料,包含贝器的成品、半
成品、胚料、加工过程废料与相关的工具,因子量大,极可能是一座贝器加工场,证实史
前的鹅銮鼻人具有一套独特贝器加工艺技术。
邱鸿霖指出,这些大量贝器为台湾首见,型态与太平洋岛屿发掘到的贝器相似,且年代古
早,对台湾史前时代的海外互动证据上具重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比较。
他表示,鹅銮鼻是台湾国境之南的重要门面,更是台湾文化、观光发展的重要据点,此次
因卖店改建而发现重要遗址,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却造成影响,文化资产与开发应要有良
好沟通。
邱鸿霖说,此次考古发掘出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物,对考古界是相当振奋的事,但这些文物
出土后却没有合适地方保存,亟需政府给予协助。
他认为,政府应做好协调及规划,让这些文物可在当地陈设、展示,同时规划卖店重建,
重新呈现鹅銮鼻的文化及特色,不仅能照顾当地居民、振兴观光,也能成为台湾的重要教
育场域。(编辑:戴光育)1110727
https://i.imgur.com/VZbOBRv.jpg
清华考古队员发掘出土墓葬人骨。
https://i.imgur.com/H7vz6Hp.jpg
清华考古队员测绘石板棺。
https://i.imgur.com/x758Med.jpg
贝质鱼钩。
https://i.imgur.com/F5fi50P.jpg
贝质鲨鱼牙饰。
https://i.imgur.com/aI3lFE1.jpg
清华考古队员测绘纪录贝冢现象。
https://i.imgur.com/QpqQb2l.jpg
贝锛。是尚未有金属工具时的一种农具、生产工具,
外观类似斧头造型,可用来进行切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