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篇讨论到两联盟比赛的议题,小弟想顺势抛个砖,希望能讨论看看两联盟比赛与未
来方向的看法,
麻烦各位鞭小力点~~
我认为两联盟合办比赛对双方与球迷是利大于弊的,
要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完成可以讨论,
热身赛、明星赛或冠军赛都行,
但完全不交流才可能把路走窄。
1.
有人说职业与半职业(业余)比赛或是举办冠军赛会降低格调,
我的看法是比起格调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办这比赛能获得什么好处才该是做决定的因素:
对P+来说,合办比赛最重要的是制造话题性,
目前一个球季一队只有24场比赛,加上季后赛不到四个月就打完了,剩下的八个月要怎么
去延续它的讨论度?办比赛会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况且与四队外的球队交手,话题性也会
增加。
对SBL来说,与新联盟合办比赛,能增加曝光度,效率绝对比自身这些不擅行销的外行人
来的好,也许还能再维持几年仅剩的基本盘,甚至向P+球队借镜去促使它进步。
2.
P+会被吃豆腐的疑虑,我想大部分人在意的点是P+出钱出场馆出行销为何要让SBL来蹭?
首先,球迷急着帮球团省钱我认为很好笑,
我个人的想法是有好比赛我就买票支持,至于收益不是我该考虑的,那是球团该评估的事
。
再说比赛还只是龙哥抛出来的话题,八字都没一撇,
真的要做的话如何出钱与分配收益可以讨论的空间很大,未必是对半分,也未必是一边全
拿,
收益也不会只有门票,只要两边评估过利大于弊,什么比赛都可以办的。
3.
而所谓P+会因小失大?我满好奇什么样的好处是小,什么样的坏处是大?欢迎讨论。
4.
至于会让P+与SBL被视为同一层级的问题,
若是讨论球队实力,我认为目前就是半斤八两,
P+收了不少SBL旧将,他们也是有许多发挥空间,
球员也许会因为主客场制增加进步的
动力与比赛当下的激情,
但那样的差异不会让这些球员换联盟后变成另一个等级的球员,
即使有李家瑞这样的例子,也只是因为他在前一个球队没有足够的上场时间罢了;
若是讨论职业与半职业(业余)的差异,
假设富邦与裕隆在季后打了七战四胜的系列赛而裕隆胜出,
请问各位会因此认为裕隆职业富邦业余吗?
我是不会把比赛胜负与联盟性质混在一起讨论。
我个人是希望两联盟的明星赛跟冠军赛能都办,
两联盟明星的对抗跟延续篮球话题的两联盟冠军对抗都很有吸引力。
SBL:
我不看好SBL能继续走下去,现在球迷的诉求是职业化与主客场,
但它职业化最大的障碍不是与篮协纠缠不清,而是主要的元老球队都有明显的天花板:
台银与台啤公股的性质注定不可能一年砸几千万纳税人的钱去赌职业化成功;
裕隆则是母集团连年亏损,它一直以来持续投入是靠严老的热忱,冀望它投入更多必须有
更实际的诱因。
过去几年SBL每况愈下,每支球队都是亏本当慈善在做,
比起期望它职业化,公股与玩不起职业的球队卖给民营企业去投入P+才是我认为最好的做
法,
不但增加P+的规模,也能让这些球员有比退去甲组有更好的发展。
SBL陷入如今的泥淖,未来怎么发展的主动权已经不在它手上了,
它能存活下去唯一的机会就是P+搞砸了,让九太等球队不敢跳船,才有苟延残喘甚至重返
荣耀的机会
(但重返SBL前五年的盛况难度远比P+成功难太多太多,毕竟招牌已经被玩烂掉了)。
P+:
板上大多数人似乎对P+信心满满,但请不要忘记SBL初期也是有好几年的荣景,
P+本身的问题还有不少,不是光喊这是职业这不是业余就能解决的:
1.
先不讨论薪资上下限、选秀制度、自由球员与外籍生的完整制度等问题,新联盟总是需要
时间去一一处理,这些问题若是一两季后还没有要做,再来抨击不迟
(但我个人是认为薪资透明化没有理由现在不能做,要职业化却不透明真的是自己挖坑让
人骂)。
2.
黄金一代退休:
这可能是最迫切的问题,当志杰阿鼎阿敏田垒岱豪Q退掉后,P+的行销门
面剩下什么?
行销再怎么厉害,也需要好的比赛内容去搭配,
若是端出来的菜没有吸引力,观众还是会流失的
(很遗憾两联盟的中生代目前没看出来有能取代黄金一代老人的表现,
新人或许有机会,但也有未来出走的问题)。
当这些老将退休后比赛内容能不能吸引人?
我在看过热身赛后的态度是保留的,也许洋将加入后可看度会增加,
但洋将每年来来去去,本土没有球星吸引力还是会大打折扣。
3.
新生代明星出走:
这是与当年SBL相同的问题,
现在各队力捧的高国豪曾祥钧等新人两三年后会不会出走中国CBA?
这又是一个会让观众大失血的难题,这些人是P+期望去接下联盟未来招牌的人才,
若是要砸钱留人,那得先在这两三年内把市场做大到能负担这么高的薪资,
否则很可能会是下一个垮台的前职篮CBA。
4.
实力差距过大与队伍数、比赛场数过少:
这三个问题若持续下去都会造成热度衰退。
虽然很多人说职棒也只有四队,
但两者很大的差异就在于比赛场数与帐面实力影响比赛结果的程度差异。
职棒一年打120场七个月,
P+只有24场,一年只有不到四个月有比赛,
剩下八个月要维持着讨论度有一定的难度。
而篮球相对于棒球,集中球星能决定比赛的程度高非常多,
相信大部分版友预期的P+冠军赛组合与我相同,
这已经造成看比赛看点下降。
而队伍数少造成对战组合话题性也有限,爆冷机率也降低,
若长久下去讨论度会难以维持
(SBL台银金酒与台啤裕隆的对比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部分新球迷都会是战绩迷,
若是球队不断输球,球迷难增加就会难回本,
SBL弱队能靠补助与公股球队当做慈善撑著,
职业弱队要是连续亏损有可能撒手不玩了)。
5.
FIBA规定:
当年日本因两联盟竞争被禁赛的前车之鉴就在那,
现在P+与SBL的竞争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若是FIBA来函,政府一定会主动介入,到时候政府会支持P+还是SBL?
虽然球迷心中自有公论,但现实是并没有官方的说法去明确区分哪个是职篮哪个是业余,
若是FIBA要求篮协给答复,我相信版上没有人能有肯定的答案,
扯到政治就是各种睁眼说瞎话,到时候只会是一波更难看的各自找立委拉政党拼关系
(讲难听点,这好像还是SBL那批不务正业的高层更擅长的领域)。
我认为P+若要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直接挖角SBL现有的即战力球队是最好的方法,
而非缓慢挖角球员或每年签几个新人。
SBL现有的许多中生代好球员,是P+最前缺的一环,
蒋淯安黄聪翰李启玮黄泓瀚于焕亚苏
奕晋李恺谚胡凯翔周柏臣谢宗融林郅为李维哲等,随便举都是一堆。
新竹收了李家瑞潘冠翰成立焕等SBL旧将都有发挥空间,
就证明两联盟实力没有什么差距。
P+四队的规模要消化台湾现有的篮球人才库与期望未来支撑国际赛选才是不现实的。
哪怕SBL立即解散,九太立刻加入,五队还是吃不完台银台啤裕隆球员,
只会让许多球员在当打之年温板凳或退休徒留遗憾。
比起挖角零星球员,
拉走两只以上球队让SBL自然解体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若以这个目标作为前提,
一个方案是找新企业买下台银台啤加入P+,
另一个是拉拢九太裕隆转战P+。
前者操作难度不低,若要吸引企业,第一个球季必须要证明新联盟是有未来性的,
不亏钱才能吸引爱篮球的企业主,
能赚钱才是吸引企业进场玩职业运动的根本;
若是后者的方案,
现在P+就不该把SBL与篮协放在一起看待,
哪怕这两个组织确实关系密切,
球团之间与篮协之间还是有隔阂,
至少不该与SBL球团关系弄僵,这么做只会增加来年挖角球队的难度。
我相信SBL还是有许多希望能更上一层楼的球员、教练、与管理阶层,
把他们全当签赌阎去抵制,
对P+加速成长与台篮不会是好事。P+未来该做的不是把篮协SBL捆再一起当敌人对抗,
让那些还有热情更进一步的SBL篮球人才看到新联盟的未来性,
给他们跳槽的信心,
分化SBL球队后让它因球队数过少自然解体,
再以国内唯一联盟的身份对抗篮协,应该才是更合理的方向。
P+篇幅很多是因为对这联盟有更高的期望,
对SBL的期望只有这批球员值得更好的归宿。
板上许多人逢SBL必反,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以实际的行动用新台币支持P+,让观望的球员球队看到市场的潜力,
再扩大P+增队与SBL球队跳槽的声量,应该比谩骂多半没剩几年的SBL更有帮助。
讨论看看,请注意用词不要进桶了~~
(手机排版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