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译):
: “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九住心)令心安住,(九住心次
: 第)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
: “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
: “若有获得九相心住中(九住心次第:内住心、等住心、安住心、近住心、调顺心、寂静
: 心、最极寂静心、专注一趣心、等持心),第九相心住,谓三摩呬多。彼用如是圆满三
: 摩地为所依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彼于尔时,由法观故任运转道,无功用转,不由加
: 行,毘钵舍那(观)清净鲜白,随奢摩他(止)调柔摄受,如奢摩他(止)道摄受而转
: ,齐此名为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名为奢摩他(止)
: 、毘钵舍那(观)双运转道(止观双运)。”
: {止观}:奢摩他,梵语 Smatha 之音译,义译为“止”;
: 毘钵舍那,梵语 Vipasyana 之音译,义译为“观”。
接续前篇 #1KPL-rrs (Buddhism) Re: [请益] 请问各种打坐姿势
.CBETA T16 No. 676
《解深密经》卷第三〈分别瑜伽品第六〉 {云何修习毘钵舍那(观)?}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告慈氏菩萨曰:
“…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
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
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毘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毘钵舍
那。”…
“世尊!若诸菩萨乃至未得身心轻安,于如所思所有诸法内三摩地所缘影像,作意思
惟,如是作意当名何等?”
“善男子!非毘钵舍那作意,是随顺毘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
■ (止观所缘二谛随一,修习止观的所缘,可缘世俗谛的法类,也可缘胜义谛的法类)
行者在获得身心轻安乐的奢摩他安止之后,以身心轻安乐的安止为所依,专注在所缘
境,舍离其他不是所缘境的散乱心相,(对于所听闻思惟的法义)于善思惟法形成止
定当中三摩地所缘的影像(义共相),以分别慧善加分析观察抉择,直至获得决定的
胜解印可,也就是观察思择三摩地所缘影像(义共相)的所知义──就世俗谛尽所有
性上分析观察思择(能正思择)、就胜义谛如所有性上分析观察思择(最极思择)、
粗分的分析观察思择(周遍寻思)、细分的分析观察思择(周遍伺察),透过这样的
分析观察思择,生起没有烦恼疑惑的忍许(若忍)、生起好乐的意乐而观察(若乐)
、清晰觉知明了的观察(若觉)、心能证知法义证见法义的观察(若见)、不舍正理
而安住于观察(若观),(如是透过修观的四种思择与产生修观的五种行相,持续地
观察修,当由观察力引生身心轻安乐所摄持的慧,那时的观察慧)称为毘钵舍那(亦
名胜观)。如果照着上面所说去修持,菩萨就能够善巧地来修习毘钵舍那(观)。(
获得正式具相的毘钵舍那胜观会产生身心轻安,修习毘钵舍那未得身心轻安时,是随
顺的修观、随顺毘钵舍那相应作意。)
■ 解说──
1.“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透由专注的心,得到身心轻安乐的奢摩他安止,正行
安住,在具有奢摩他安止的基础上修毘钵舍那胜观。
2.“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对于前面修习安止善思惟所缘
取的对境,于内在等持(内三摩地)所显现的影像(义共相),进行观察胜解。
3.“内三摩地所行影像”是第六识分别心上的“义共相”(意识所对的对境,法处),
不是内色(眼耳鼻舌身根)、也不是外色(色声香味触处)。“三摩地所行影像”是
第六识的影像、第六识的对境,非五根识的对境。
4.修安止去缘取一个对境时,比如眼根识看一个佛像后,或闻思各种法类的法义后,在
内心第六识显现出佛像的形像或闻思法义生起的定解,这个佛像的形象或闻思法义生
起的定解,才是修习安止、胜观所缘的对境。第六识分别心上显现的这个影像称为义
总(义共相)。(法是心识认知的境,又称为所知,所知分为自相与共相,自相是前
五根识的显现境,共相是第六意识分别心的显现境。)
5.“舍离心相”内心散乱到别的地方而出现很多的行相,这些行相都要舍离去除,心只
有安住在要观修的对境上。由前面得到的安止,心专注安住在当下的所缘境,不散乱
于其他所缘。对于对境上的观察,对境上实际的体性是什么,就思惟观察此实际的体
性,不随散乱的心相转。
6.“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没有改换所缘境,之前是安住,现在是观察,以观
察慧来观察这个所缘境(三摩地影像),观察胜解这个对境(三摩地影像)上所要了
解的内涵体性(所知义)。
7.观察胜解透过四种观察思择来进行:a.“能正思择”:以世俗谛,就尽所有性上分析
观察思择;b.“最极思择”:以胜义谛,就如所有性上分析观察思择。c.“周徧寻思
”:以粗分的分析观察思择。d.“周徧伺察”:以细分的分析观察思择。
1)对境上,体性分二:一是尽所有性,一是如所有性。
2)有境上,体性分二:一是周遍寻思,一是周遍伺察。
3)任何一个成事(法),一定有二谛存在。对于对境,有从表相进行分析──即分析
它的尽所有性(世俗谛),此是正思择;也有对它最究竟的实相作分析──即对于
对境的如所有性(胜义谛),来进行分析,此称为最极思择。
4)一个境上,不仅对境本身具有二种体性,而且,面对此对境的心(有境),也有二
种观察。对境的尽所有性方面,有境的寻思能观察、伺察也可观察;同样地,对境
的如所有性方面,有境的寻思能观察、伺察也可观察。寻思与伺察,一粗一细,面
对同一对境时,对境有二谛,任随一谛上二种观察都能运用。
8.单以世俗谛观察仅能了解法的表相;单以胜义谛观察仅能了解法的实相;单以粗分观
察易趋入掉举;单以细分观察易趋入沉没。单一都不圆满,具备有四种观察思择。
9.“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这样子分析观察胜解之后,若忍,产生没有疑惑
而忍许的观察;若乐,生起好乐希求的意乐而观察;若觉,于对境的蕴、处、界,细
分各别广大地做一个分析,产生清晰觉知明了的观察;若见,于对境思惟抉择,产生
证知证见实相法义的观察;若观,就对境各别之行相、各别之性质作一番分析思惟,
不舍正理而安住于观察。“忍、乐、觉、见、观”,这些是分析观察后生起的行相。
10.修习胜观,从分类上有四种思择:“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
产生的行相,有五种行相:“忍、乐、觉、见、观”。透过四种思择、五种行相不断
地进行观察修,当由观察力引生身心轻安乐所摄持的慧,这时的观察慧称为观─是名
毘钵舍那胜观。菩萨善巧地依四种思择、五种行相,来修习毘钵舍那胜观。
11.修道的进程:
无著菩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玄奘译):“道有五种,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
、修道、究竟道。”修行的进程: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无学位)。
1)行者生起任运无造作的出离心/菩提心(任运的菩提心,包含任运的出离心与任运
的大悲心),始为入道。由资粮道开始至究竟道(无学位),经由修学最后圆满现
观心的体性。“现观”的几个层次,资粮位证得“法现观”,加行位证得“义现观
”,见道位证得“谛现观”。“现观”的体性是确实明白不颠倒。能真正确实明白
不颠倒者,是心法中现量、比量,或此二者引生的再决知(已决智),三者随一。
2)行者入道,于资粮道上品,依闻思空性法类所得的比量,缘空性比量得奢摩他安止
,得奢摩他安止与得到初禅近分定同时,为初禅所摄最初作意。初禅近分中,依奢
摩他安止的最初作意,起观察思惟,经近分第二作意的了相作意,当得到近分第三
作意的胜解作意,即得到毘钵舍那胜观,同时得到奢摩他、毘钵舍那止观双运。
3)得到缘空性的毘钵舍那胜观,等于得到缘空性的奢摩他、毘钵舍那止观双运,此时
行者由资粮道转入加行道煖位。依于止观双运三摩地不断串习增上,经加行道煖、
顶、忍、世第一法,获得瑜伽现量,于见道位无分别心现证空性,断除遍计烦恼。
见道位瑜伽现量现证空性的对境有三:细品无常、粗品补特伽罗无我、细品补特伽
罗无我。见道位后转入修道位断除俱生烦恼,小乘行者无余断除烦恼障,于无学位
圆满阿罗汉果;大乘行者无余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于无学位圆满佛果。
4)流转生死之十根本烦恼(五非见与五见):“一贪,二瞋,三慢,四无明,五疑,
六萨迦耶见,七边执见,八见取见,九戒禁取见,十邪见”这些烦恼有遍计的部分
也有俱生的部分。行者于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凡夫位,尚不能断除烦恼种子,只能压
伏烦恼现行,见道位和修道位时,依于止观双运现证无我空慧的瑜伽现量,才能断
除烦恼种子,见道位断除这些烦恼的遍计部分,修道位断除这些烦恼的俱生部分。
5)行者依于缘空性之止观双运三摩地,于见道位瑜伽现量现证无我空慧,断除遍计烦
恼,再同样依于止观双运现证无我空慧的瑜伽现量,于修道位更深入断除俱生烦恼
,渐次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大乘行者于修道位所要断除的最后一品,即修道位最
后之无间道,又称为“金刚喻定”,由此无间道断除最细微之所断品,于第二刹那
获得究竟道(无学位),圆满涅槃灭谛的断证功德,成就佛果。《大般若经》云: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无间,入金刚喻定,得一切相智,成就佛十力、四无所畏、四
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障无碍解脱佛眼。”
12.初禅近分不等于初禅,近分是靠近的意思,得奢摩他安止是初禅近分定、未到地定,
虽然不是正式初禅的根本定,但为上界定心所摄,不是欲界定心。内道行者由证无我
而得解脱,见道位证无我慧的谛现观,虽有不由四禅八定获得,但至少要得初禅近分
奢摩他。依于缘空性的奢摩他、毘钵舍那止观双运,以止观双运三摩地为增上缘,才
有能力断障(断烦恼种子),如《杂阿含》说:“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当以二法(止、观)专精思惟,乃至灭界。”
13.奢摩他,梵语 Smatha 之音译,义译为“止”(安止),止息杂念。毘钵舍那,梵语
Vipasyana之音译,义译为“观”(胜观),观察观见事理。奢摩他的体性是定,为
等持的“定心所”所摄;毘钵舍那的体性是慧,为观察思择的“慧心所”所摄(任何
一个心,都有定心所与慧心所的助伴)。凡是“定”都可以称为三摩地,三摩地是“
定心所”,但是定里面的“奢摩他”要求较高,需至初禅第一静虑根本定所摄的近分
定。“慧”是观察思择,观察慧是“慧心所”,观察慧里的“毘钵舍那胜观”要求较
高,有奢摩他安止的观察慧是“毘钵舍那胜观”。
14.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所摄品,有“正式的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
”与“随顺的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随顺的止观无法根断烦恼,只能压
伏烦恼现行,正式的止观才能断除烦恼种子。正式的止观要有初禅近分定的基础,此
时已降伏欲界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无任何粗细的沉没
与掉举,得到初禅近分定会引生身心轻安喜乐,此身心之乐并不是与欲界相应引发,
而是初禅(又名离生喜乐地)上界定心所摄的轻安喜乐。缘取一个善所缘的对境,心
专一安住在上面的等持,虽未达到正式的奢摩他安止,把随顺的止修摄在“奢摩他(
安止)”的范畴;对于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进行拣择、分析、观察、思惟的智慧,
虽未达到正式的毘钵舍那胜观,把随顺的观修摄在“毘钵舍那(胜观)”的范畴。
15.正式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具身心轻安乐(正式的奢摩他为初禅未到地定、初禅近分最初
作意。由初禅近分定所摄最初作意之奢摩他安止,经初禅近分第二作意之了相作意思
惟观察,当由思惟观察的力量再次引生身心轻安乐时,此时之观慧为正式的毘钵舍那
,为初禅近分第三作意之胜解作意,成就止观双运),以奢摩他安止为所依,得奢摩
他安止已具有身心轻安乐,再由观力引生身心轻安乐摄持的观察慧,此时的观察慧称
为毘钵舍那胜观,未得身心轻安乐是随顺毘钵舍那相应作意。《大集法门经》:“心
生欢喜,以喜心故,身得轻安,由身轻安,即乐受相应,由乐受故,心住三摩呬多;
住彼心故,能如实知,复如实观,如实观故,即离尘离贪,得解脱智。”《深密解脱
经》:“世尊!菩萨未得身乐心乐,观于内身三昧境界,思惟彼法如是观心,佛说彼
观名何等观?佛言:弥勒!我说彼观非毘婆舍那,名随顺信毘婆舍那。”
■ 得到正式的“毘钵舍那胜观”俱足五种特色,除了前面得到正式的奢摩他安止所具四
种特色:1.安住所缘(住分)、2.清晰安住所缘(明分)、3.专注的心有力执取所缘
(有执持力)、4.引生身心轻安乐;再加上5.“如实通达所缘”。